快評/還在畫華航機身彩繪嗎?林佳龍不妨先看看華航最新財報

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「華航更名」政治秀,在轉為交通部要求華航彩繪機身後暫時畫下句點。在此同時,桃園機場4月14日運量只剩669人,一航廈入境數更是掛蛋,史上頭一遭,交通部長林佳龍已經表示將關閉桃機20個登機口、降低衝擊。因此,華航現在除了要苦思機身如何「放大」台灣意象,兩大國籍航空更該擔憂的,恐怕是合計超過3000億元的金融負債,在政府短期紓困解決資金缺口後,還能撐多久。

小編: 比起更改名稱,現在嚴重的是營運問題吧。

正當近2年桃園機場航班起降架次連年攀升,停機坪愈來愈不夠用時,1月底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,讓桃機單日起降架次,從去年初的七、八百架次,驟減到100架次;客運量更從每天近14萬人次一路下滑,4月14日只剩669人,創桃機啟用41年新低。

一架架沒有任務的飛機擠在停機坪「罰站」,航空業進入史上最漫長寒冬,也直接衝擊航空產業現金流量。尤其當華航、長榮先後歷經罷工,經濟體質仍在重整期。就算政府出手500億元紓困,但當航空產業金融負債已超過3000億元時,各家銀行是否能承受更大的曝險?

根據華航、長榮3月中旬公布的2019年全年財報,包含銀行借款、公司債、租賃融資、避險項目等金融負債,華航集團金融負債超過1400億元,已是淨值的2.4倍;長榮集團金融負債則達到1700億元,是淨值的2.3倍。

金融界人士分析,這代表從銀行或金融市場借來的錢是股東出資的兩倍以上,已是過度槓桿或過度信用擴張。

此外,華航5年首見虧損12億元,原因除了連續2年經歷空服員、機師罷工,加上去年反送中事件、陸客團限縮,加上中美貿易戰使全球貿易量下降,營運狀況難有起色,華航董事會雖通過今年不配息的決議,並發行100億元公司債自救,但市場未必埋單。

免費訂閱航空資訊電子報

每週為您推送最新航空招募資訊

加入LINE官方群組

獲取最新航空資訊與優惠信息

本公司非常重視您的隱私權,為維護您個人資料之安全性,謹遵循「個人資料保護法」(下稱個資法)規範,告知您相關權益,俾取得您同意本公司蒐集、處理及利用您所提供之個人資料:

一、蒐集目的: 本公司基於教育、諮詢與顧問服務,及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,並為行銷、客戶管理、統計調查與分析、資訊與資料庫管理之目的,在個資法規範下蒐集、處理及利用您所提供之個人資料。


二、個人資料之類別: 1、基本資料(包括且不限於:姓名、身分證字號、住址、聯絡方式等)。 2、個人特徵(包括且不限於:年齡、性別、出生年月日等)。 3、教育相關資訊(包括且不限於:就讀學校、學習過程或考試紀錄等)。 4、財務資訊(包括且不限於:信用卡或帳戶資訊等)。


三、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、地區、對象及方式: 1、於您使用本服務時,本公司將透過電子報、電子郵件、郵件、電話等方式,提供您相關資訊。 2、將您所瀏覽之內容,依您個人屬性、購買紀錄或網站瀏覽紀錄等,進行個人化作業或使用服務分析、新服務之行銷、系統升級改進、產品(服務)研發、學術研究、客製化廣告、廣告效果評估及市場調查分析或改善現有服務等,並針對您於民調、活動、留言版等留存之意見,以及其他服務關連事項,與您進行聯繫。 3、於您使用本服務時,網頁頁面中將自動顯示會員名稱,並提供內部及外部會員匿名研究或數據報告,以改進本公司的服務,滿足您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。 4、因您使用本服務所提供之個人資料,本公司謹以上述目的、方式、範圍內為蒐集、儲存、處理、傳輸及使用,並供本公司於營運期間在中華民國境內,依法使用您的個人資料。


四、資料保密性與安全性: 本公司對於所屬員工存取您的個人資料有嚴格的規範,並符合法規要求,以保護您個人資料的安全。


五、依個資法第3條規定得行使之權利及方式: 1、您使用本服務後,得向本公司請求查詢、閱覽、更正及刪除所留存之資料,倘您前述請求,致影響前述目的之執行,本公司得限制或終止您的會員資格,且本公司就您的查詢、閱覽或複製得請求支付必要成本費用。 2、若您拒絕提供使用本服務所必須之資料,將可能導致無法使用本服務。